网络应用程序开发简介

时间:2021-05-02

目前流行的各类网络应用编程技术中,开发人员使用的编程模式有:C/S结构模式(Client/Server)、B/S结构模式(Browser/Server)、Web服务(Web Service)以及其他传统C/S结构的变形,例如P2P(Peer to Peer)、智能客户端等等。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C/S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来,由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从传统的C/S模式向更加灵活的多极分布式结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再次跨入一个新阶段。

与快速发展的Internet相对应,B/S模式的编程应用也更加广泛,功能也越来越强。当然B/S模式实际上只是C/S模式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它的客户端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几种固定的浏览器软件。为了区别于传统的C/S模式,才有意将其称为B/S模式。

从开发角度看,C/S模式和B/S模式各有优缺点,适用的环境也不相同。

首先,在系统的性能方面,只要拥有可上网的浏览器,就可以使用B/S模式的系统。不过,B/S结构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要由服务器承担,这就对服务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无形中增加了用户在这一方面的投入。

其次,在系统升级方面,C/S结构中若有某一模块发生改变,可能要关联到其他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的成本增大;而B/S结构在开发、维护阶段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了。如果系统升级比较频繁,那么B/S结构的产品就具有维护工作量少的优势。

但是,在安全性上,B/S结构则略显不足,毕竟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安全系数并不高,例如,只要拥有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到用户的系统中;而C/S结构由于需要特定的客户端软件,甚至可以限定只有某一台计算机才可以使用这个客户端软件,因而对安全性有更多的保障。

为了解决传统C/S模式在系统升级方面和模块开发方面的不足,随后又发展了一种新的开发模式,即Web服务,Web服务的思想实际上就是将各种功能做成组件或控件的形式,然后直接将这些组件或控件安装在服务器上。这样,不论是C/S模式还是B/S模式的应用程序,都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调用提供的服务。采用这种形式,一方面解决了模块不完善引起的功能不足,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升级困难的问题。

在网络应用编程技术中,除了将数据库、功能实现与功能界面分离,并有专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专用服务外,还有一种用于不同计算机用户之间,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即P2P(Peer-to-Peer),称之为对等互联或点对点技术。利用P2P技术可以让Internet用户更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Internet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并进行文件或数据的交换,而不需要经过专用服务器。由于这种技术消除了中间环节,因此使网络数据的传输变得更快捷、更直接。

可见,网络应用开发的模式多种多样,编程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论使用哪种模式,从外观上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Windows应用程序

Windows应用程序实现C/S模式、P2P、智能客户端等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功能和用户操作界面,用于交互性操作较多的场合。例如大型网络游戏、复杂的网络办公软件、大量网络信息传递以及其他高端的网络开发设计等。

2) Web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也叫网站,实现B/S模式的功能和简单客户端用户操作页面。用于通过Internet传递页面、交互性操作不多的场合。例如目前流行的各类网站以及功能比较简单的基于B/S结构的网络办公管理等。

3) 控制台应用程序

控制台应用程序使用统一的重定向文本输出形式,用于交互性操作非常少、主要偏重于内部功能实现的场合。

4) 组件与Web服务

组件与Web服务实现模块级的功能。Web服务主要用于在服务器端通过Internet提供给Windows应用程序和Web应用程序调用的功能模块。这些模块既可以提供给服务器端应用程序调用,也可以提供给客户端应用程序调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客户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应用程序类型,也可能在一个解决方案中同时包含不同应用程序类型的项目,即将几种模式综合使用。

本文源自:翔宇亭——IT乐园(http://),转载请保留此信息!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