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大数据主题开放日,经过公开报名抽选的50名群众代表走进了省大数据中心,近距离触摸大数据,感受智能时代的魅力。
一年前的2019年7月19日,正是省大数据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是四川省机构改革最后成立的一个新单位。一年来,从建若干数据基础库、专题库和核心数据池,到创新推出多个应用场景,这个最年轻的单位,把神秘莫测的大数据带到越来越多川人身边,甚至被业内誉为了“网红单位”。以下从大数据中心诞生的各具特色的“实力担当”,你“见”过几位?用它缴费、查社保、公积金,简直so easy。这款四川群众爱用的“天府通办”政务服务平台,经过持续升级改造,目前已接入300余项便民服务应用,成为四川政务服务的一张响亮名片。一年来,天府通办新增注册用户1300万,累计超过2300万,今年上半年线上办件量超过1000万件,同比增长60%。疫情发生后,省大数据中心即刻投入战斗状态,打响了数据战“疫”,围绕疫情防控的找人、堵漏和复工复产,始终坚持在线上战斗。在全国率先推出直接服务群众的“四川群防快线”,连夜开发“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申报和查询系统”,有力支撑了全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目前,“四川群防快线”累计访问量达7500万人次,“四川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申报和查询系统”上申领健康证明已达1500万次。四川共享健康信息的典型经验获得全国推广点赞。今年5月20日,四川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2.0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房建、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程网办”。通过审批大并联、业务大协同、数据大共享、资源大集中,推动项目审批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减成本,构建了“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看”的“四川模式”。以一般社会投资房建项目为例,过去企业提交材料,至少需要176份,现在只需90份; 原来需要跑动至少26次,现在最少一次都不跑;项目审批以前平均需要202个工作日,现在只要83个工作日。2019年8月1日,“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具备了信息服务、在线办事、互动交流三大功能,开发了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三种服务形式,致力于为全省2500万农民工量身打造一个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平台,让农民工在平台上找到家的感觉。这么多担当助力,效果如何?2019年,省政府网站在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列全国第二。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从全国第九位上升到全国第七位。作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战单位,中心树立了“思维创造未来,数据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定下了清晰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路径。围绕数据的“聚、通、用”,服务政府治理、服务民生事业、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数据资源大省向数据价值大省转变。着力建设“一套体系”,即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建好“三大平台”,即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调度平台、示范应用平台。做实“四个中心”,即线上政务服务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数据管理中心和示范推广中心。上抓顶层架构设计,按照“全省一盘棋”,搭起全省大数据发展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一年来,大数据中心不仅打造了多个为百姓企业服务的“实力担当”平台,背后其实还干了这些事儿:打基础。全面提升政务云支撑能力,实施部门“上云行动计划”,81个省级部门的519个应用系统上云运行,极大地节约了建设经费。汇数据。中心花了7个月时间,对96个省级部门的1047个信息系统开展实地调查,对每个系统建立台账,摸清了“烟囱林立”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数据资源归集,一年来已沉淀和归集政务、信用、监管等有效数据20多亿条。强服务。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要求,我们始终致力于部门数据打通和业务协同,不断提高线上政务服务能力。搞示范。在点上,已成功推出“兴川贷”应用场景。在面上,加强对地方大数据融合发展的业务服务,将泸州市纳溪区作为我省首个大数据融合发展创新区。订规则。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政策标准体系建设,制订四川省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细化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业务架构、实施路径和重点任务。加快数据资源管理立法,牵头起草四川省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造环境。发布公共数据开放指数、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评估,引导地方政府和部门提高应用大数据的能力;组建大数据发展联盟,开展与省级部门、金融机构、运营商和企业的战略合作;编纂大数据读本,开设“数智四川”大讲堂,不断输出大数据知识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