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0
RxJava的GitHub主页,部署部分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https://github.com/ReactiveX/RxJava
基础
RxJava最核心的两个东西是Observables(被观察者,事件源)和Subscribers(观察者)。Observables发出一系列事件,Subscribers处理这些事件。这里的事件可以是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触摸事件,web接口调用返回的数据。。。)
一个Observable可以发出零个或者多个事件,知道结束或者出错。每发出一个事件,就会调用它的Subscriber的onNext方法,最后调用Subscriber.onNext()或者Subscriber.onError()结束。
Rxjava的看起来很想设计模式中的观察者模式,但是有一点明显不同,那就是如果一个Observerble没有任何的的Subscriber,那么这个Observable是不会发出任何事件的。
Hello World
创建一个Observable对象很简单,直接调用Observable.create即可
这里定义的Observable对象仅仅发出一个Hello World字符串,然后就结束了。接着我们创建一个Subscriber来处理Observable对象发出的字符串。
这里subscriber仅仅就是打印observable发出的字符串。通过subscribe函数就可以将我们定义的myObservable对象和mySubscriber对象关联起来,这样就完成了subscriber对observable的订阅。
myObservable.subscribe(mySubscriber);一旦mySubscriber订阅了myObservable,myObservable就是调用mySubscriber对象的onNext和onComplete方法,mySubscriber就会打印出Hello World!
更简洁的代码
是不是觉得仅仅为了打印一个hello world要写这么多代码太啰嗦?我这里主要是为了展示RxJava背后的原理而采用了这种比较啰嗦的写法,RxJava其实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函数来帮助我们减少代码。
首先来看看如何简化Observable对象的创建过程。RxJava内置了很多简化创建Observable对象的函数,比如Observable.just就是用来创建只发出一个事件就结束的Observable对象,上面创建Observable对象的代码可以简化为一行
Observable<String> my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Hello, world!");
接下来看看如何简化Subscriber,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其实并不关心OnComplete和OnError,我们只需要在onNext的时候做一些处理,这时候就可以使用Action1类。
subscribe方法有一个重载版本,接受三个Action1类型的参数,分别对应OnNext,OnComplete, OnError函数。
myObservable.subscribe(onNextAction, onErrorAction, onCompleteAction);这里我们并不关心onError和onComplete,所以只需要第一个参数就可以
上面的代码最终可以写成这样
使用java8的lambda可以使代码更简洁
Android开发中,强烈推荐使用retrolambda这个gradle插件,这样你就可以在你的代码中使用lambda了。
变换
让我们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吧!
比如我想在hello world中加上我的签名,你可能会想到去修改Observable对象:
如果你能够改变Observable对象,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不能修改Observable对象呢?比如Observable对象是第三方库提供的?比如我的Observable对象被多个Subscriber订阅,但是我只想在对某个订阅者做修改呢?
那么在Subscriber中对事件进行修改怎么样呢?比如下面的代码:
这种方式仍然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我希望我的Subscribers越轻量越好,因为我有可能会在mainThread中运行subscriber。另外,根据响应式函数编程的概念,Subscribers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响应”,响应Observable发出的事件,而不是去修改。如果我能在某些中间步骤中对“Hello World!”进行变换是不是很酷?
实例
我们将用气象地图开放平台(OpenWeatherMap) API作为演示示例。 OpenWeatherMap(http://api.openweathermap.org/)是一个免费的天气数据API,非常易于配置和使用,调用时只需传入位置信息(城市名或者是地理坐标)作为参数即可
通常要实现调用一个API需要如下这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堆公式化代码):
创建所需的模型类(必要时,添加上注解)。
实现请求—回应管理的网络层代码,并带错误处理。
用后台线程实现请求调用(一般是用异步任务的形式实现),用一个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来实现在UI线程上呈现回应信息。
创建模型类
第一步我们可以依靠一些类似jsonschema2pojo的JSON-POJO生成工具(半)自动化完成。OpenWeather API的模型类如下:
public class WeatherData { public Coordinates coord; public Local sys; public List<Weather> weathers; public String base; public Main main; public Wind wind; public Rain rain; public Cloud clouds; public long id; public long dt; public String name; public int cod; public static class Coordinates { public double lat; public double lon; } public static class Local { public String country; public long sunrise; public long sunset; } public static class Weather { public int id; public String main; public String description; public String icon; } public static class Main { public double temp; public double pressure; public double humidity; public double temp_min; public double temp_max; public double sea_level; public double grnd_level; } public static class Wind { public double speed; public double deg; } public static class Rain { public int threehourforecast; } public static class Cloud { public int all; } }用Retrofit实现网络调用
第二步中网络调用的实现通常我们需要写一大堆公式化的代码,但如果用Square公司的Retrofit组件(http://square.github.io/retrofit/)来实现的话将大大减少代码量。只需要创建一个接口类(用注释来描述整个请求),然后用RestAdapter.Builder来创建客户端就行了。Retrofit也可以用来完成JSON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private interface ApiManagerService { @GET("/weather") WeatherData getWeather(@Query("q") String place, @Query("units") String units);}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方法前的注释是由一个HTTP方法(我们这里用的是GET,当然你也可以按需要用Retrofit实现POST、PUT、DELETE和HEAD方法)和一个相对路径(基本路径是由RestAdapter.Builder提供的)。@Query注释用于组装请求参数,我们这有两个参数,一个是place(代表位置),另一个是units计量单位。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调用示例(实际代码中应该把这个调用放到一个非UI线程里)。这段代码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final RestAdapter restAdapter = new RestAdapter.Builder() .setServer("http://api.openweathermap.org/data/2.5") .build(); final ApiManagerService apiManager = restAdapter.create(ApiManagerService.class);final 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apiManager.getWeather("Budapest,hu", "metric");//...怎么样,很简单吧,你只需要很少的代码就实现了整个调用过程,这就是Retrofit的威力
用RxJava实现响应式编程
现在我们就进入第三步了:RxJava部分!我们这里示例将用它来实现异步的请求调用。
首先我们需要将前面创建的接口类,换为这个类:
我们先来看下getWeatherData()这个方法,它调用了Observable.create()方法并向方法传入一个Observable.OnSubscribeFunc的实现,以此得到一个Observable对象并返回。并且一旦Observable对象被订阅(subscribed)后就会开始工作。Observable每次处理的结果都会当作参数传给onNext()方法。因为我们这里只是想实现网络请求的并发调用,所以只需要让每个Observable对象中调用一次请求即可。代码最后调用onComplete()方法。这里的subscribeOn()方法很重要,它决定了程序将选用哪种线程。这里调用的是Schedulers.threadPoolForIO(),此线程用于优化IO和网络性能相关的工作。
最后一步是要实现这个API调用。下面的代码实现了并发网络请求,每个请求都使用不同的调用参数异步调用同一个url:
Observable.from(cities) .mapMany(new Func1<String, Observable<WeatherData>>() { @Override public Observable<WeatherData> call(String s) { return ApiManager.getWeatherData(s); } }) .subscribeOn(Schedulers.threadPoolForIO()) .observeOn(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 .subscribe(new Action1<WeatherData>()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WeatherData weatherData) { // do your work } });Observable.from()方法将城市名称数组转化为一个observable对象,将数组里的字符串提供给不同的线程。然后mapMany()方法将会把前者提供的每一个字符串都转化为observable对象(译注:新对象包含的是weatherData对象数据)。这里的转化通过调用ApiManager.getWeatherData()完成。
这里还是注册在I/O线程池上。在Android系统上,如果需要把结果展示在UI上,就必须把数据发布给UI线程处理。因为我们知道,在Android上只有最原始的那个创建界面的线程才可以操作界面。这里只需要用observeOn()方法调用AndroidSchedulers.mainThread()即可。subscribe()方法的调用将触发observable对象,我们可以在这里处理observable对象发出的结果。
这个示例展示了RxJava强大的功能。如果没有Rx,我们需要创建N个线程去调用请求,然后通过异步方式把处理结果交给UI线程。使用Rx只需编写很少的代码就完成工作,使用它强大的功能创建、合并、过滤和转化observable对象。
RxJava可以在开发安卓App时,作为一个强大的处理并发的工具使用。虽然要熟悉它还是需要一些时间,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旦掌握了它,将给你带来很大帮助。响应式扩展库是个很好的想法,我们把它用于安卓程序的开发,已经用了好几个礼拜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产品的异步任务处理将完全基于它完成)。越是了解它,你就越会爱上它。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最近开学Android开发,大家都知道Android开发入门必需掌握的是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在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过程中安装EclipseADT
前言对于我来说,JavaPoet也是不经意间发现的,日常Android开发中:主要使用Mvp+RxJava+Dagger2这套框架在这套框架里每次写Activi
异步编程工具在Android开发中目前最被推荐的就是Kotlin协程,在引入Kotlin协程机制前,除了响应式扩展(RxJava)兼任异步编程工具外,JavaA
关于startService的基本使用概述及其生命周期可参见《Android中startService基本使用方法概述》。本文通过播放背景音乐的简单示例,演示s
关于startService的基本使用概述及其生命周期可参见《Android中startService基本使用方法概述》。本文通过批量下载文件的简单示例,演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