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0
在讲策略模式之前,我先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从首都国际机场到XXX酒店,怎么过去?1)酒店接机服务,直接开车来接。2)打车过去。3)机场快轨+地铁 4)机场巴士 5)公交车 6)走路过去(不跑累死的话) 等等。使用方法,我们都可以达到从机场到XXX酒店的目的,对吧。那么我所列出的从机场到XXX酒店的的方法,就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策略。
再举个例子,就是我们使用WCF时,往往避免不了对它进行扩展,例如授权,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授权来扩展WCF。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AuthorizationPolicy和ServiceAuthorizationManager来实现对它的扩展,这是策略模式的一个真实应用。
1. 概述
它定义了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它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此模式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端。
2. 模式中的角色
2.1 策略类(Stratege):定义所有支持的算法的公共接口。
2.2 具体策略类(Concrete Stratege):封装了具体的算法或行为,继承于Stratege类。
2.3 上下文类(Context):用一个ConcreteStratege来配置,维护一个对Stratege对象的引用。
对比开篇例子分析一下这个模式中的角色:
在从机场到XXX酒店的这个例子中,策略类中必然要包括GoToHotel这个方法。而具体策略类应该实现或继承策略类,它的实现就不用说了。上下文类,这个类很重要,也很有意思,因为它需要去选择使用哪个策略,例如这个上下我是我,我要从机场到XXX酒店,1)我根本不差钱,酒店也提供接机服务,那我必然选择酒店接机呀;2)如果酒店不提供接机我就选择打的。3)如果我囊中羞涩,就可以选择公共交通。4)如果我现在钱都花完了,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那么我只能选择走路过去了,没准半道上还得讨饭呢!
3. 模式解读
3.1 策略模式的一般化类图
3.2 策略模式的代码实现
/// <summary> /// 策略类,定义了所有支持的算法的公共接口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Stratege { /// <summary> /// 策略类中支持的算法,当然还可以有更多,这里只定义了一个。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void Algorithm(); } /// <summary> /// 具体策略 A,实现了一种具体算法 /// </summary>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eA : Stratege { /// <summary> /// 具体算法 /// </summary>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 { // 策略A中实现的算法 } } /// <summary> /// 具体策略 B,实现了一种具体算法 /// </summary>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eB : Stratege { /// <summary> /// 具体算法 /// </summary> public override void Algorithm() { // 策略B中实现的算法 } } /// <summary> /// Context 上下文,维护一个对Stratege对象的引用 /// </summary>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e m_Stratege; /// <summary> /// 初始化上下文时,将具体策略传入 /// </summary> /// <param name="stratege"></param> public Context(Stratege stratege) { m_Stratege = stratege; } /// <summary> /// 根据具体策略对象,调用其算法 /// </summary> public void ExecuteAlgorithm() { m_Stratege.Algorithm(); } }4. 模式总结
4.1 优点
4.1.1 策略模式是一种定义一系列算法的方法,从概念上来看,所有算法完成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只是实现不同,它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调用所有的算法,减少了各种算法类与使用算法类之间的耦合。
4.1.2 策略模式的Stratege类为Context定义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或行为。继承有助于析取出这些算法的公共功能。
4.1.3 策略模式每个算法都有自己的类,可以通过自己的接口单独测试。因而简化了单元测试。
4.1.4 策略模式将具体算法或行为封装到Stratege类中,可以在使用这些类中消除条件分支(避免了不同行为堆砌到一个类中)。
4.2 缺点
将选择具体策略的职责交给了客户端,并转给Context对象
4.3 适用场景
4.3.1 当实现某个功能需要有不同算法要求时
4.3.2 不同时间应用不同的业务规则时
5. 实例:排序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算法,实现对一个数组的排序有很多方法,即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下面给出了排序功能的策略模式的解决方案。
5.1 实现类图
5.2 代码实现
5.3 客户端代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经典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策略模式指:策略模式指将程序中可变部分抽象分离成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
说明:主要参考《HeadFirst设计模式(中文版)》,使用C#代码实现。代码:Github1、观察者模式UML图2、气象监测类图3、气象监测代码(书中C#版)
本文实例讲述了C#实现单件模式的三种常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单件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即保持同时只能创建一个实例,下面列出了C#实现单件模式
本文实例讲述了PHP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Strategy)入门与应用。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这个策略模式,意思就是定义一系列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23种设计模式第四篇:java策略模式定义: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类型:行为类模式类图: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把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