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2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flask如何截获所有访问,以及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修饰器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在学习着用flask开发安卓后天接口时,遇到一个需求,就是想截获所有请求,即在所有请求进入app.route装饰的函数前先被处理一次。
经过在网上查找资料后,知道了@before_request、@after_request这两个方法,示例:
@app.before_request def before_request(): ip = request.remote_addr url = request.url print ip, print urlbefore_request()函数被app.before_request修饰以后,每一次请求到来后,都会先进入函数before_request()中,如上代码,获取请求的ip以及url,并打印出来,执行完毕后请求才会正常进入到app.route修饰的函数中响应,如果有多个函数被app.before_request修饰了,那么这些函数会被依次执行。
app.before_request修饰器在开发中用处非常大,比如判断某个ip是否有恶意访问行为,从而进行拦截等操作。
此外同理,app.after_request修饰器是在用户请求得到函数响应后被执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执行是在函数返回数据前被调用,即请求已经被app.route修饰的函数响应过了,已经形成了response,但还未返回给用户的时候,调用的。
总结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浅谈flask截获所有访问及before/after_request修饰器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参阅本站其他相关专题,如有不足之处,欢迎留言指出。感谢朋友们对本站的支持!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本文主要是对flask中的before_request与after_request用法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具体实例和介绍如下。使用before_request和a
CSS中主要的伪元素有四个:before/after/first-letter/first-line,在before/after伪元素选择器中,有一个conte
此段小代码演示了springaop中@Around@Before@After三个注解的区别@Before是在所拦截方法执行之前执行一段逻辑。@After是在所拦
DOM操作包括append、prepend、before、after、replaceWith、appendTo、prependTo、insertBefore、i
创建触发器创建只有一个执行语句的触发器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REATETRIGGER触发器名BEFORE|AFTER触发事件ON表名FOREACHROW执行语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