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2
关于哈希
先来了解一下Hash的基本思路:
设要存储对象的个数为num, 那么我们就用len个内存单元来存储它们(len>=num); 以每个对象ki的关键字为自变量,用一个函数h(ki)来映射出ki的内存地址,也就是ki的下标,将ki对象的元素内容全部存入这个地址中就行了。这个就是Hash的基本思路。
为什么要用一个函数来映射出它们的地址单元呢?
假设现在我要存储4个元素 13 7 14 11
显然,我们可以用数组来存。也就是:a[1] = 13; a[2] = 7; a[3] = 14; a[4] = 11;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Hash来存。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Hash存储:
先来确定那个函数。我们就用h(ki) = ki%5;
对于第一个元素 h(13) = 13%5 = 3; 也就是说13的下标为3;即Hash[3] = 13;
对于第二个元素 h(7) = 7 % 5 = 2; 也就是说7的下标为2; 即Hash[2] = 7;
同理,Hash[4] = 14; Hash[1] = 11;
现在我要你查找11这个元素是否存在。你会怎么做呢?当然,对于数组来说,那是相当的简单,一个for循环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4次。
下面我们来用Hash找一下。
首先,我们将要找的元素11代入刚才的函数中来映射出它所在的地址单元。也就是h(11) = 11%5 = 1了。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Hash[1]?=11, 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也就是说我们就找了1次。这个就是Hash的妙处了,通过制定一个规则(函数)来映射出它的地址,数据也就能通过这个规则去找到它的内存地址了。
Ruby中的Hash结构
1.创建哈希:就像创建数组一样,我们可以通过Hash类来创建一个Hash实例:
上面两个例子都创建了一个空的Hash实例。一个Hash对象总是有一个默认的值——因为如果在一个Hash对象里没有找到指定的索引(key),将会返回默认值。
创建了Hash对象后,我们就可以像数组那样给他添加/删除项了。唯一不同的是,在数组中的索引只是能整数,而在Hash中索引(key)可以是任何类型(any type of object)且唯一的数据:
Note: 如果在给Hash赋值时,使用的相同的key,那么后面的值会覆盖掉前面的值。另外,Ruby还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创建和初始化Hash的方法,只需要在key后面加一个=>符号并跟一个值即可。每个key-value对用逗号隔开。然后整体用大括号括起来:
2.通过索引存取Hash的值:
要想获取某个值,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如果指定的key不存在,将返回默认的值(前面有提到过)。此外,我们还可以用default方法获取默认值,用default+=方法设置默认值
3.复制Hash:
和数组一样,我们可以把一个Hash变量分配给另一个hash变量,它们都引用想同的Hash,所以如果其中一个的值变了,那么另外一个的值也会跟着变:
有的时候我们不希望上面的情况发生,即:修改了其中一个的值另一个也跟着修改了,我们可以使用clone方法make a new
copy h4 = h2.clone h4[“one”] = “大连” puts h2[“one”] #=>”西安”(i.e. 值没有修改)4.Hash排序:
当我们需要对Hash进行排序时,不能像数组那样简单的使用sort方法,因为数组中的数据类型都是一样的(整型),Hash中的数据类型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如整数类型和字符串类型就没法一起排序,此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处理,如下(如果Hash中的数据类型全部相同可以不进行如下处理):
结果:
{5=>"five", 6=>"six", 1=>"one", 2=>"two", 3=>"three", 4=>"four"}[[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two"=>"B", "three"=>"C", 1=>"one", 2=>"two", "one"=>"A", 3=>"three"}[[1, "one"], [2, "two"], [3, "three"], ["one", "A"], ["three", "C"], ["two", "B"]]
事实上Hash的sort方法是把一个Hash对象转换成以[key,value]为单个元素的一个数组,然后再用数组的sort方法进行排序。
5.Hash类常用方法:
方法
说明
size()
返回Hash对象的长度
length()
返回Hash对象的长度
include?(key)
判断指定的Hash对象是否包含指定的key
has_key?(key)
判断指定的Hash对象是否包含指定的key
delete(key)
删除Hash对象中指定key的对应元素
keys()
返回由Hash对象中全部key组成的数组
values()
返回由Hash对象中全部value组成的数组
深度挖掘
1.把Hash当作数组来处理:
Hash中的keys and values方法的返回值都是一个数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数组的方法来对它们操作:
结果:
[1, 3, 4]["one", "two", "four"][1, 2, 3, 4, 5, 1, 3, 4]["three"][1, 2, 3, 4, [5, 1, 3, 4]][1, 2, 3, 4, 5, 1, 3, 4]
2.追加和连续的区别:
+:给一个数组添加元素,创建一个新的数组
<<:给一个数据添加元素,直接操作原数组,当给一个数组添加的新元素也是一个数组时,该新元素作为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结果:
[1, 2, 3, 4, 5, 6][1, 2, 3, [4, 5, 6]] #[1, 2, 3, [4, 5, 6]].flatten =>[1, 2, 3, 4, 5, 6]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Oracle10g分区常用的是:range(范围分区)、list(列表分区)、hash(哈希分区)、range-hash(范围—哈希分区)、range-list
倾向数组及哈希的字面表示法(除非你需要传递参数到它们的构造函数中)。#badarr=Array.newhash=Hash.new#goodarr=[]hash=
哈希表这个数据结构想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而且在很多地方都会利用到hash表来提高查找效率。在Java的Object类中有一个方法:publicnativeint
Node.js内置的Crypto库,它提供各种加密算法,可以非常方便地让我们使用密码技术,解决应用开发中的问题。主要支持hash(哈希),hmac(密钥哈希),
C语言实现散列表(哈希Hash表)实例代码://散列表查找算法(Hash)#include#include#defineOK1#defineERROR0#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