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Redis中Lua脚本的应用和实践

时间:2021-05-23

引言

前段时间组内有个投票的产品,上线前考虑欠缺,导致被刷票严重。后来,通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 redis lua 脚本实现限流,这里将 redis lua 脚本相关的知识分享出来,讲的不到位的地方还望斧正。

redis lua 脚本相关命令

这一小节的内容是基本命令,可粗略阅读后跳过,等使用的时候再回来查询

redis 自 2.6.0 加入了 lua 脚本相关的命令,EVAL、EVALSHA、SCRIPT EXISTS、SCRIPT FLUSH、SCRIPT KILL、SCRIPT LOAD,自 3.2.0 加入了 lua 脚本的调试功能和命令SCRIPT DEBUG。这里对命令做下简单的介绍。

  • EVAL执行一段lua脚本,每次都需要将完整的lua脚本传递给redis服务器。
  • SCRIPT LOAD将一段lua脚本缓存到redis中并返回一个tag串,并不会执行。
  • EVALSHA执行一个脚本,不过传入参数是「2」中返回的tag,节省网络带宽
  • 。SCRIPT EXISTS判断「2」返回的tag串是否存在服务器中。
  • SCRIPT FLUSH清除服务器上的所有缓存的脚本。
  • SCRIPT KILL杀死正在运行的脚本。
  • SCRIPT DEBUG设置调试模式,可设置同步、异步、关闭,同步会阻塞所有请求。

生产环境中,推荐使用EVALSHA,相较于EVAL的每次发送脚本主体、浪费带宽,会更高效。这里要注意SCRIPT KILL,杀死正在运行脚本的时候,如果脚本执行过写操作了,这里会杀死失败,因为这违反了 redis lua 脚本的原子性。调试尽量放在测试环境完成之后再发布到生产环境,在生产环境调试千万不要使用同步模式,原因下文会详细讨论。

Redis 中 lua 脚本的书写和调试

redis lua 脚本是对其现有命令的扩充,单个命令不能完成、需要多个命令,但又要保证原子性的动作可以用脚本来实现。脚本中的逻辑一般比较简单,不要加入太复杂的东西,因为 redis 是单线程的,当脚本执行的时候,其他命令、脚本需要等待直到当前脚本执行完成。因此,对 lua 的语法也不需完全了解,了解基本的使用就足够了,这里对 lua 语法不做过多介绍,会穿插到脚本示例里面。

一个秒杀抢购示例

假设有一个秒杀活动,商品库存 100,每个用户 uid 只能抢购一次。设计抢购流程如下:

  • 先通过 uid 判断是否已经抢过,已经抢过返回0结束。
  • 判断商品剩余库存是否大于0,是的话进入「3」,否的话返回0结束。
  • 将用户 uid 加入已购用户set中。
  • 物品数量减一,返回成功1结束。
  • local goodsSurpluslocal flag-- 判断用户是否已抢过local buyMembersKey = tostring(KEYS[1])local memberUid = tonumber(ARGV[1])local goodsSurplusKey = tostring(KEYS[2])local hasBuy = redis.call("sIsMember", buyMembersKey, memberUid)-- 已经抢购过,返回0if hasBuy ~= 0 then return 0end-- 准备抢购goodsSurplus = redis.call("GET", goodsSurplusKey)if goodsSurplus == false then return 0end-- 没有剩余可抢购物品goodsSurplus = tonumber(goodsSurplus)if goodsSurplus <= 0 then return 0endflag = redis.call("SADD", buyMembersKey, memberUid)flag = redis.call("DECR", goodsSurplusKey)return 1

    即使不了解 lua,相信你也可以将上面的脚本看个一二,其中--开始的是单行注释。local用来声明局部变量,redis lua 脚本中的所有变量都应该声明为local xxx,避免在持久化、复制的时候产生各种问题。KEYS和ARGV是两个全局变量,就像 PHP 中的$argc、$argv一样,脚本执行时传入的参数会写入这两个变量,供我们在脚本中使用。redis.call用来执行 redis 现有命令,传参跟 redis 命令行执行时传入参数顺序一致。

    另外 redis lua 脚本中用到 lua table 的地方还比较多,这里要注意,lua 脚本中的 table 下标是从 1 开始的,比如KEYS、ARGV,这里跟其他语言不一样,需要注意。

    对于主要使用 PHP 这种弱类型语言开发同学来说,一定要注意变量的类型,不同类型比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类似attempt to compare string with number的提示,这个时候使用 lua 的tonumber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在进行比较即可。比如我们使用GET去获取一个值,然后跟 0 比较大小,就需要将获取出来的字符串转换为数字。

    在调试之前呢,我们先看看效果,将上面的代码保存到 lua 文件中/path/to/buy.lua,然后运行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即可执行脚本,执行之后返回-1,因为我们未设置商品数量,set goodsSurplus 5之后再次执行,效果如下:

    ➜ ~ redis-cli set goodsSurplus 5OK➜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integer) 1➜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integer) 0➜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3(integer) 1➜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2(integer) 1➜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1(integer) 1➜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0(integer) -1➜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integer) -1

    在命令行运行脚本的时候,脚本后面传入的是参数,通过 , 分隔为两组,前面是键,后面是值,这两组分别写入KEYS和ARGV。分隔符一定要看清楚了,逗号前后都有空格,漏掉空格会让脚本解析传入参数异常。

    debug 调试

    上一小节,我们写了很长一段 redis lua 脚本,怎么调试呢,有没有像 GDB 那样的调试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redis 从 v3.2.0 开始支持 lua debugger,可以加断点、print 变量信息、展示正在执行的代码......我们结合上一小节的脚本,来详细说说 redis 中 lua 脚本的调试。

    如何进入调试模式

    执行redis-cli --ldb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进入调试模式,比之前执行的时候多了参数--ldb,这个参数是开启 lua dubegger 的意思,这个模式下 redis 会 fork 一个进程进入隔离环境,不会影响 redis 正常提供服务,但调试期间,原始 redis 执行命令、脚本的结果也不会体现到 fork 之后的隔离环境之中。因此呢,还有另外一种调试模式--ldb-sync-mode,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同步模式,这个模式下,会阻塞 redis 上所有的命令、脚本,直到脚本退出,完全模拟了正式环境使用时候的情况,使用的时候务必注意这点。

    调试命令详解

    这一小节的内容是调试时候的详细命令,可以粗略阅读后跳过,等使用的时候再回来查询

    帮助信息

    [h]elp

    调试模式下,输入h或者help展示调试模式下的全部可用指令。

    流程相关

    [s]tep 、 [n]ext 、 [c]continue

    执行当前行代码,并停留在下一行,如下所示

    * Stopped at 4, stop reason = step over-> 4 local buyMembersKey = tostring(KEYS[1])lua debugger> n* Stopped at 5, stop reason = step over-> 5 local memberUid = tonumber(ARGV[1])lua debugger> n* Stopped at 6, stop reason = step over-> 6 local goodsSurplusKey = tostring(KEYS[2])lua debugger> s* Stopped at 7, stop reason = step over-> 7 local hasBuy = redis.call("sIsMember", buyMembersKey, memberUid)

    continue从当前行开始执行代码直到结束或者碰到断点。

    展示相关

    [l]list 、 [l]list [line] 、 [l]list [line] [ctx] 、 [w]hole

    展示当前行附近的代码,[line]是重新指定中心行,[ctx]是指定展示中心行周围几行代码。[w]hole是展示所有行代码

    打印相关

    [p]rint 、 [p]rint <var>

    打印当前所有局部变量,<var>是打印指定变量,如下所示:

    lua debugger> print<value> goodsSurplus = nil<value> flag = nil<value> buyMembersKey = "hadBuyUids"<value> memberUid = 58247lua debugger> print buyMembersKey<value> "hadBuyUids"

    断点相关

    [b]reak 、 [b]reak <line> 、 [b]reak -<line> 、 [b]reak 0

    展示断点、像指定行添加断点、删除指定行的断点、删除所有断点

    其他命令

    [r]edis <cmd> 、 [m]axlen [len] 、 [a]bort 、 [e]eval <code> 、 [t]race
    • 在调试其中执行 redis 命令
    • 设置展示内容的最大长度,0表示不限制
    • 退出调试模式,同步模式下(设置了参数--ldb-sync-mode)修改会保留。
    • 执行一行 lua 代码。
    • 展示执行栈。

    详细说下[m]axlen [len]命令,如下代码:

    local myTable = {}local count = 0while count < 1000 do myTable[count] = count count = count + 1endreturn 1

    在最后一行打印断点,执行print可以看到,输出了一长串内容,我们执行maxlen 10之后,再次执行print可以看到打印的内容变少了,设置为maxlen 0之后,再次执行可以看到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了。

    详细说下[t]race命令,代码如下:

    local function func1(num) num = num + 1 return numendlocal function func2(num) num = func1(num) num = num + 1 return numendfunc2(123)

    执行b 2在 func1 中打断点,然后执行c,断点地方停顿,再次执行t,可以到如下信息:

    lua debugger> tIn func1:->#3 return numFrom func2: 7 num = func1(num)From top level: 12 func2(123)

    请求限流

    至此,算是对 redis lua 脚本有了基本的认识,基本语法、调试也做了了解,接下来就实现一个请求限流器。流程和代码如下:

    --[[ 传入参数: 业务标识 ip 限制时间 限制时间内的访问次数]]--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local ip = tostring(KEYS[2])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local times = redis.call("GET", identify)--[[ 获取已经记录的时间 获取到继续判断是否超过限制 超过限制返回0 否则加1,返回1]]--if times ~= false then times = tonumber(times) if times >= limitTimes then return 0 else redis.call("INCR", identify) return 1 endend-- 不存在的话,设置为1并设置过期时间local flag = redis.call("SETEX", identify, expireSeconds, 1)return 1

    将上面的 lua 脚本保存到/path/to/limit.lua,执行redis-cli --eval /path/to/limit.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表示 limit_vgroup 这个业务,192.168.1.1 这个 ip 每 10 秒钟限制访问三次。

    好了,至此,一个请求限流功能就完成了,连续执行三次之后上面的程序会返回 0,过 10 秒钟在执行,又可以返回 1,这样便达到了限流的目的。

    有同学可能会说了,这个请求限流功能还有值得优化的地方,如果连续的两个计数周期,第一个周期的最后请求 3 次,接着马上到第二个周期了,又可以请求了,这个地方如何优化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请求限流优化

    上面的计数器法简单粗暴,但是存在临界点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类似滑动窗口的概念,让统计次数的周期是连续的,可以很好的解决临界点的问题,滑动窗口原理如下图所示:

    建立一个 redis list 结构,其长度等价于访问次数,每次请求时,判断 list 结构长度是否超过限制次数,未超过的话,直接加到队首返回成功,否则,判断队尾一条数据是否已经超过限制时间,未超过直接返回失败,超过删除队尾元素,将此次请求时间插入队首,返回成功。

    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local ip = tostring(KEYS[2])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 传入额外参数,请求时间戳local timestamp = tonumber(ARGV[3])local lastTimestamp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local times = redis.call("LLEN", identify)if times < limitTimes then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endlastTimestamp = redis.call("LRANGE", identify, 0, 0)lastTimestamp = tonumber(lastTimestamp[1])if lastTimestamp + expireSeconds >= timestamp then return 0endredis.call("LPOP", identify)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return 1

    上面的 lua 脚本保存到/path/to/limit_fun.lua,执行redis-cli --eval /path/to/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 1548660999即可。

    最开始,我想着把时间戳计算redis.call("TIME")也放入 redis lua 脚本中,后来发现使用的时候 redis 会报错,这是因为 redis 默认情况复制 lua 脚本到备机和持久化中,如果脚本是一个非纯函数(pure function),备库中执行的时候或者宕机恢复的时候可能产生不一致的情况,这里可以类比 mysql 中基于 SQL 语句的复制模式。redis 在 3.2 版本中加入了redis.replicate_commands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脚本第一行执行这个函数,redis 会将修改数据的命令收集起来,然后用MULTI/EXEC包裹起来,这种方式称为script effects replication,这个类似于 mysql 中的基于行的复制模式,将非纯函数的值计算出来,用来持久化和主从复制。我们这里将变动参数提到调用方这里,调用者传入时间戳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redis 从版本 5 开始,默认支持script effects replication,不需要在第一行调用开启函数了。如果是耗时计算,这样当然很好,同步、恢复的时候只需要计算一次后边就不用计算了,但是如果是一个循环生成的数据,可能在同步的时候会浪费更多的带宽,没有脚本来的更直接,但这种情况应该比较少。

    至此,脚本优化完成了,但我又想到一个问题,我们的环境是单机环境,如果是分布式环境的话,脚本怎么执行、何处理呢,接下来一节,我们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集群环境中 lua 处理

    redis 集群中,会将键分配的不同的槽位上,然后分配到对应的机器上,当操作的键为一个的时候,自然没问题,但如果操作的键为多个的时候,集群如何知道这个操作落到那个机器呢?比如简单的mget命令,mget test1 test2 test3,还有我们上面执行脚本时候传入多个参数,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

    首先用 docker 启动一个 redis 集群,docker pull grokzen/redis-cluster,拉取这个镜像,然后执行docker run -p 7000:7000 -p 7001:7001 -p 7002:7002 -p 7003:7003 -p 7004:7004 -p 7005:7005 --name redis-cluster-script -e "IP=0.0.0.0" grokzen/redis-cluster启动这个容器,这个容器启动了一个 redis 集群,3 主 3 从。

    我们从任意一个节点进入集群,比如redis-cli -c -p 7003,进入后执行cluster nodes可以看到集群的信息,我们链接的是从库,执行set lua fun,有同学可能会问了,从库也可以执行写吗,没问题的,集群会计算出 lua 这个键属于哪个槽位,然后定向到对应的主库。

    执行mset lua fascinating redis powerful,可以看到集群反回了错误信息,告诉我们本次请求的键没有落到同一个槽位上

    (error) CROSSSLOT Keys in request don't hash to the same slot

    同样,还是上面的 lua 脚本,我们加上集群端口号,执行redis-cli -p 7000 --eval /tmp/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 1548660999,一样返回上面的错误。

    针对这个问题,redis官方为我们提供了hash tag这个方法来解决,什么意思呢,我们取键中的一段来计算 hash,计算落入那个槽中,这样同一个功能不同的 key 就可以落入同一个槽位了,hash tag 是通过{}这对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比如上面的,我们改为mset lua{yes} fascinating redis{yes} powerful,就可以执行成功了,我这里 mset 这个操作落到了 7002 端口的机器。

    同理,我们对传入脚本的键名做 hash tag 处理就可以了,这里要注意不仅传入键名要有相同的 hash tag,里面实际操作的 key 也要有相同的 hash tag,不然会报错Lua script attempted to access a non local key in a cluster node,什么意思呢,就拿我们上面的例子来说,执行的时候如下所示,可以看到 , 前面的两个键都加了 hash tag —— yes,这样没问题,因为脚本里面只是用了一个拼接的 key —— limit_vgroup{yes}_192.168.1.19{yes}。

    redis-cli -c -p 7000 --eval /tmp/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 1548660999

    如果我们在脚本里面加上redis.call("GET", "yesyes")(别让这个键跟我们拼接的键落在一个solt),可以看到就报了上面的错误,所以在执行脚本的时候,只要传入参数键、脚本里面执行 redis 命令时候的键有相同的 hash tag 即可。

    另外,这里有个 hash tag 规则:

    键中包含{字符;建中包含{字符,并在{字符右边;并且{,}之间有至少一个字符,之间的字符就用来做键的 hash tag。

    所以,键limit_vgroup{yes}_192.168.1.19{yes}的 hash tag 是 yes。foo{}{bar}键的 hash tag就是它本身。foo{{bar}}键的 hash tag 是 {bar。

    使用 golang 连接使用 redis

    这里我们使用 golang 实例展示下,通过ForEachMaster将 lua 脚本缓存到集群中的每个 node,并保存返回的 sha 值,以后通过 evalsha 去执行代码。

    package mainimport ( "github.com/go-redis/redis" "fmt")func createScript() *redis.Script { script := redis.NewScript(` 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 local ip = tostring(KEYS[2]) 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 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 -- 传入额外参数,请求时间戳 local timestamp = tonumber(ARGV[3]) local lastTimestamp 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 local times = redis.call("LLEN", identify) if times < limitTimes then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end lastTimestamp = redis.call("LRANGE", identify, 0, 0) lastTimestamp = tonumber(lastTimestamp[1]) if lastTimestamp + expireSeconds >= timestamp then return 0 end redis.call("LPOP", identify)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 return script}func scriptCacheToCluster(c *redis.ClusterClient) string { script := createScript() var ret string c.ForEachMaster(func(m *redis.Client) error { if result, err := script.Load(m).Result(); err != nil { panic("缓存脚本到主节点失败") } else { ret = result } return nil }) return ret}func main() { redisdb := redis.NewClusterClient(&redis.ClusterOptions{ Addrs: []string{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 }) // 将脚本缓存到所有节点,执行一次拿到结果即可 sha := scriptCacheToCluster(redisdb) // 执行缓存脚本 ret := redisdb.EvalSha(sha, []string{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1548660999) if result, err := ret.Result(); err != nil { fmt.Println("发生异常,返回值:", err.Error()) } else { fmt.Println("返回值:", result) } // 示例错误情况,sha 值不存在 ret1 := redisdb.EvalSha(sha + "error", []string{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1548660999) if result, err := ret1.Result(); err != nil { fmt.Println("发生异常,返回值:", err.Error()) } else { fmt.Println("返回值:", result) }}

    执行上面的代码,返回值如下:

    返回值: 0
    发生异常,返回值: NOSCRIPT No matching script. Please use EVAL.

    好了,目前为止,相信你对 redis lua 脚本已经有了很好的了解,可以实现一些自己想要的功能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