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2
前言
什么是TCP粘包问题以及为什么会产生TCP粘包,本文不加讨论。本文使用golang的bufio.Scanner来实现自定义协议解包。
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协议数据包定义
本文模拟一个日志服务器,该服务器接收客户端传到的数据包并显示出来
type Package struct { Version [2]byte // 协议版本,暂定V1 Length int16 // 数据部分长度 Timestamp int64 // 时间戳 HostnameLength int16 // 主机名长度 Hostname []byte // 主机名 TagLength int16 // 标签长度 Tag []byte // 标签 Msg []byte // 日志数据}协议定义部分没有什么好讲的,根据具体的业务逻辑定义即可。
数据打包
由于TCP协议是语言无关的协议,所以直接把协议数据包结构体发送到TCP连接中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发送字节流数据,所以需要自己实现数据编码。所幸golang提供了binary来帮助我们实现网络字节编码。
func (p *Package) Pack(writer io.Writer) error { var err error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Version)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Length)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Timestamp)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HostnameLength)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Hostname)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TagLength)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Tag) err = binary.Write(writer, binary.BigEndian, &p.Msg) return err}Pack方法的输出目标为io.Writer,有利于接口扩展,只要实现了该接口即可编码数据写入。binary.BigEndian是字节序,本文暂时不讨论,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资料研究。
数据解包
解包需要将TCP数据包解析到结构体中,接下来会讲为什么需要添加几个数据无关的长度字段。
func (p *Package) Unpack(reader io.Reader) error { var err error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Version)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Length)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Timestamp)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HostnameLength) p.Hostname = make([]byte, p.HostnameLength)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Hostname)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TagLength) p.Tag = make([]byte, p.TagLength)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Tag) p.Msg = make([]byte, p.Length-8-2-p.HostnameLength-2-p.TagLength) err = binary.Read(reader, binary.BigEndian, &p.Msg) return err}由于主机名、标签这种数据是不固定长度的,所以需要两个字节来标识数据长度,否则读取的时候只知道一个总的数据长度是无法区分主机名、标签名、日志数据的。
数据包的粘包问题解决
上文只是解决了编码/解码问题,前提是收到的数据包没有产生粘包问题,解决粘包就是要正确分割字节流中的数据。一般有以下做法:
golang提供了bufio.Scanner来解决粘包问题。
scanner := bufio.NewScanner(reader) // reader为实现了io.Reader接口的对象,如net.Connscanner.Split(func(data []byte, atEOF bool) (advance int, token []byte, err error) { if !atEOF && data[0] == 'V' { // 由于我们定义的数据包头最开始为两个字节的版本号,所以只有以V开头的数据包才处理 if len(data) > 4 { // 如果收到的数据>4个字节(2字节版本号+2字节数据包长度) length := int16(0) binary.Read(bytes.NewReader(data[2:4]), binary.BigEndian, &length) // 读取数据包第3-4字节(int16)=>数据部分长度 if int(length)+4 <= len(data) { // 如果读取到的数据正文长度+2字节版本号+2字节数据长度不超过读到的数据(实际上就是成功完整的解析出了一个包) return int(length) + 4, data[:int(length)+4], nil } } } return})// 打印接收到的数据包for scanner.Scan() { scannedPack := new(Package) scannedPack.Unpack(bytes.NewReader(scanner.Bytes())) log.Println(scannedPack)}本文的核心就在于scanner.Split方法,该方法用来解析TCP数据包
完整源码
写在最后
golang作为一门强大的网络编程语言,实现自定义协议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实现自定义协议也不是很难,以下几个步骤: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的支持。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TCP协议中的粘包问题1.粘包现象基于TCP实现一个简易远程cmd功能#服务端importsocketimportsubprocesssever=socket.
粘包问题TCP协议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数据粘包问题讲一下TCP和UDP的区别,都是传数据的协议,没有好坏之说,只是不同的应用需求可能会更好选择哪一个协议TCP:适
一.问题描述在tcp编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就是粘包分包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个数据包前面加上数据包的长度用以分割粘连的包。二.包结构的设计包的组成:包长度+数据
一、TCP粘包产生的原理1.TCP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出现粘包现象的原因是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3tcp的粘包现象和解决办法解析,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