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角色定位指的是什么

  政府角色定位一般是指政府在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文明进步当中该起到什么样的功能与定位。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普遍视自己为权利的所有者,规则的制订者,所以最后容易导致与人民群众的隔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为新时期执政党及政府角色的定位做了更好的诠释。  党课辅导材料:  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争当“两个率先”先导区、示范区的排头兵,落实以“提高竞争力、激发新活力、增强亲和力”为主题的争创“好班子”活动和推动“党内两个条例”的学习活动,我们特摘录编辑“三个为民”教育党课材料,供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正确把握共产党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成员上任伊始,“首发”西柏坡考察学习,并郑重提出全党同志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两个务必”与“三个为民”,既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又体现了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现实要求,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一、 执政党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课题  我们党成立已80多年了,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党的执政地位的变化,党员和干部地位的变化,对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给我们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战争年代,面临的是生与死的考验,而在和平建设时代则主要是权力、地位与利益的考验。应该说大多数党员干部经受了这些考验,但也有少部分人在考验面前吃了败仗。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党执政久了,就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容易滋长既得利益,失去生机与活力。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能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是不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说到底就是能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一大批年轻干部在新老交替中纷纷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这些同志科学文化水平高,思维活跃,富于开拓进取精神,但是他们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大多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党内生活、艰苦环境和基层群众工作的锻炼。而且在当前,改革日益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样化,并且对党员干部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党员干部只有坚持正确方向,立稳人生坐标,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 正确对待权力,努力为民掌握好权、用好权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等观念根深蒂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达到权为民所用,必须要尽快打破这些旧思想、旧观念。为此,党员干部要从根本上弄清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当年,有个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毛泽东回答:“人民给的。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一个领导干部,不管是由选举产生的,还是由上级委任的,都是受人民委托或授权的,决不单纯是上级领导的欣赏与恩赐,也不完全是因为个人有能力、有才干。少数人汲汲于“跑官”、“要官”,“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热衷于搞花架子,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都是由于在权力来源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第二,如何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邓小平曾说,“领导就是服务”,形象地表明权力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掌权只是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用权就是要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益。“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同志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颂扬与怀念,就是因为他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当然我们说执政为民、与民兴利,并不否认党员干部拥有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但这种个人利益要以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提。“君子求财,取之有道”,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三,如何看待进退升降。当干部、做领导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一定要正确加以对待。如果得到提拔重用首先感到的应该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因为权力就是职责。暗地窃喜或喜形于色,飘飘然、欣欣然,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更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如果因组织需要换到次要岗位,更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在新的岗位上安心工作,争取更大进步,切不可怨天尤人,无端发泄。如果因自然规律而退出领导岗位,更要顺其自然,心态平和,做到功成身退、保持晚节。切不可心态失衡,心存侥幸,“搭上最后一班车”、“抓住最后一次机会”,能得到的一定得到,不该得到的也想得到。所谓“59现象”就是如此。殷鉴不远,不可不记。第四,如何看清权力的“边界”。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所以,我们党近年来特别强调以法治国,依法行政,强调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级别高低都要主动接受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公开、公正、公平。这样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  三、 甘当人民公仆,始终与群众心连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佳言名句体现了封建土大夫忧民的朴素情怀。在我国历史上虽然也出现了不少七品芝麻官式的清官廉吏,但统治者与人民群众始终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我们党员干部本身就是人民群众的一分子,来自于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是血肉相连,是“鱼水”关系。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是种子,人民好比是土地”。新形势下,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员干部有了这种意识,就会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在行动上亲民爱民。也只有这样才会尊重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今年春季,“沙斯”病毒肆虐,国家主席胡锦涛感到“非常揪心”,在出国访问前夕仍不忘“像朋友一样”给北京的七位小学生记者写信,表示对疫情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而“不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求、解人民之所忧的光辉形象。第三,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温家宝同志在当选国务院总理后接见中外记者时说:“全国2500多个县(区),我跑遍了1800多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了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深知人民的期待。”郑培民同志在担任湘西州委书记期间,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跑遍全区218个乡镇,住过30多个乡镇。党的高级干部尚能如此,身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就更没有任何理由脱离群众。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应努力做到“五体投地”,实地体验群众的生活,实地体会群众的甘苦,实地体察群众的忧乐,实地体谅群众的困难,实地体味群众的情感,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四、 坚持宗旨,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利为民所谋。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利为民谋,牢固确立正确的利益观,就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形势下,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加快发展经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党员干部,工作繁忙,会议多、事务多,但不管工作多么紧张,都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记发展硬道路,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为人民生活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致富的“带头人”。当前,摆在全市党员干部面前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省委李源潮书记考察无锡为强大动力,牢记“两个务必”,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抢抓机遇,埋头实干,确保无锡成为“两个率先”的先导区、示范区。其次,要不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与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近两年来,江阴市在实施沿江开发和城市化战略过程中,每月以10余万平方米的速度拆迁民房,影响到数以千计的家庭的生产与生活,至今都没有发生一起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决策符合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他们实施的安置补偿政策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反,如果领导干部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与舆论效应,只顾眼前利益与个人政治前途而不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就只能招致群众的不满和抵制。第三,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俗话说“人民心中有杆秤”。群众评价一个党员干部是好是坏,并不看他的官职有多大、级别有多高,而主要看他是不是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是不是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是不是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了好事、办了实事,给群众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湘西群众心目中,郑培民“比天还大”,并不是因为郑培民是州委书记,而是因为郑培民为他们修造了公路、接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平价电,这种实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五、 完善自我,永葆本色  共产党员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需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首先,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前提。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又有科技文化知识,便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利于把自己的认识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压力感,多挤出时间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第二,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实际工作的锻炼中增长才干。实践锻炼是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群众观念、改造精神世界的必由之路。党员干部要敢于到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摔打锻炼,到最基层、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进行一番锻炼,做出一番业绩。第三,要警钟长鸣,慎独慎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上不拘小节,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就会不自觉放纵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党员干部千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定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用党章党纪严格约束自己,经常用先进的思想道德对照检查自己,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

纪检部门自身建设方面是否有不足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总体上讲,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队伍。但纪检监察干部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反腐倡廉工作的现象,有的还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主要在三大作风、三大知识、三大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或问题。(一)纪检监察干部存在的三大作风问题1.学习作风“不正”,本本主义严重。纪检监察干部大都比较注重学习、爱好学习,但主要是从报纸、杂志、文件、会议、书本等“本本”上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够;重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忽视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经济知识、财务知识等;学习不深入,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对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掌握;学习不联系工作实际,缺乏在学中干、干中学的意识,往往照抄照搬、囫囵吞枣,不能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出现学用“两张皮”的现象;学习喜走捷径、搞实用主义,甚至断章取义,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责难多于分析、等待多于实干。2.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严重。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大都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文件、会议精神,但片面注重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而从具体实际出发不够。在工作中一般号召多、具体措施少,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做表面文章,工作上“虚”;工作中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不深入、不细致,工作上“浮”;热衷于赶浪头、出风头、争彩头,讲成绩添枝加叶、谈问题轻描淡写,甚至欺上瞒下、报喜藏忧,工作上“飘”;在执行纪律上,有的怕丢选票、怕丢帽子,跟群众搞“一团和气”、看领导眼色行事,工作上“软”。3.领导作风“不为民”,官僚主义严重。有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不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对群众的冷暖不够关心,只管执纪不管群众疾苦;有的开展工作不注重调查研究,喜欢坐在家里定盘子、关起门来想点子,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有的对下级态度生硬,对上级拍马溜须,对同级态度暧昧;有的原则性不强,是非观、政绩观错位,同情和放纵坏人坏事,存在着对腐败现象的认同态度和对腐败行为的从众意识,遇事得过且过,不积极地同腐败行为作斗争;有的怕得罪人,不为百姓当家作主,对明知是错误的思想、言行见怪不怪,不批评,不劝阻,遇到难题绕道走,该开口时不开口,只栽花、不栽刺,患得患失,凡事先考虑退路,千方百计混个好人缘。(二)纪检监察干部需要提高的三大能力1.预防腐败的能力。反腐倡廉,重在预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发生一些变化,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还居高不下,有的甚至愈演愈烈。这也说明了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洞察能力还不强,在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早控制下的功夫还不够,教育的针对性、制度的严密性、监督的有效性还不强,导致了预防腐败的能力的降低,给违法违纪者留下了空间。2.查办案件的能力。新形势下,个别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还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有的违法违纪案件的隐蔽性极强、作案手段狡诈、调查取证十分困难,要想突破案件,使违法犯罪者绳之以纪、绳之以法,就必须提高我们查办案件的能力。3.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各种社会问题的交错,而纪检监察干部掌握的知识不全、化解矛盾的能力不强,导致一些重访、缠访甚至诉诸法院的案件不断增多,这对于当前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符合,也对纪检监察干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能力提出了严重挑战。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自身建设的意见(一)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腐败与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教育,特别是对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方面的学习教育。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教育,一靠单位组织;二靠纪检监察干部自身。从单位上讲,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可以组织一些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选派一些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在职培训,鼓励他们参加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自学考试。从纪检监察干部自身来讲,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学与思、知与行统一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做一个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知识的学习干部、复合型人才。(二)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造就作风过硬的纪检队伍打铁需要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既是执法者又是监督者,这就需要我们的作风更加过硬,随时随地经得起检验,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此,必须加强纪监察干部作风建设,尤其要针对纪检监察干部在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整改。一要改进学风。要立足学以致用,从工作实际出发,不断拓展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同时要在创新中学习,以创新的观念、发展的思路、科学的精神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二要改进工作作风。要克服形式主义,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基层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要从单位具体实际出发,在预防腐败问题上出实招、求实效;要严格执行各项纪律制度,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敢于叫真、敢于碰硬,做到违纪必究、有案必查、一查到底。三要改进领导作风。好的作风可以带出好队伍、好风气。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为干部职工树立起良好榜样;要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关心困难群众疾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塑造可亲、可信、可敬的队伍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才能担当起反腐倡廉的重任。一是要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要自觉适应体制改革、布局调整和刑罚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把防治腐败的要求寓于改革和建设的各项重要政策之中,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制度的严密性、监督的有效性,积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提高查办案件的能力。要牢固树立依纪依法办案的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的办案规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断提高依法执纪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有案必查、违纪必究。三是要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针对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解决群众诉求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积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为维护和人民群众各自的合法权益作出贡献。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同时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使我们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风险。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过快,投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以及消费的增长速度;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幅度都偏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危险不容忽视。(2)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首先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其次是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再次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重。(3)农业基础仍然薄弱,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城乡差距和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扭转。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说明我国社会中,还存在着相当突出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而繁重。 第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是多方面的,当前最为广大群众关注的问题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在明显加大。2007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了4.8%,第四季度各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在6%以上,是上世纪末以来的最高值。由于这次消费价格上涨,目前主要是粮食、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较大,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分析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又有成本推动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应该说,国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过去多年比较低,近期粮价上涨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价格上涨对经济运行稳定造成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除了国内因素之外,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特别是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对国内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由于目前推动价格上涨的诸多因素还将存在,特别是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控制价格上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了。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也上涨过快,说明今后一段时期中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在享受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更需要防范世界经济动荡可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特别是美国在美元持续贬值的同时,其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还在发展,其影响正在向全世界扩散,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调整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做好应对其影响的准备。此外,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重要商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以及国际上一些不容忽视的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都可能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人民群众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都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诚地指出,我们深深感到,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目前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亟需改进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二是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三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四是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通过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不懈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取得什么成果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八、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十二、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十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十六、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政府工作报告有何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 1、一年内工作回顾 2、当年工作任务 3、政府自身建设实际意义和作用:1、有利于建设和谐政府,有威信的政府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2、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对政府工作的有力监督。3、是对政府工作的总结,方便政府进一步开展以后工作。4、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我国法治政府的六大特点是什么

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一些人对法治政府的理解还比较简单,致使法治政府建设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进一步把握法治政府有哪些特征。  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提出,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国务院提出了依法行政的要求,这是我国政府治理理念的一大进步。2003年,国务院法制办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理论研讨会首次提出了法治政府的概念。在此基础上,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从建设法治政府目标提出的过程看,法治政府中的“政府”是指狭义的政府,主要包括各级行政机关。法治政府的内涵主要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在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规范、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贯彻法治的原则。建设法治政府,是基于行政权在我国政治架构中的重要地位和行政权易于扩张的特性,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法治政府的内涵决定了法治政府必须是守法政府、民主政府和透明政府。  法治政府是守法政府。法治,在逻辑起点和制度目的上均在于通过法律制约公权力。因此,法治政府必然是在实体和程序上都严格遵守法律的守法政府。守法政府的内涵包含两方面:一方面,它必须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的核心不在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权力是受到法律严格限制的,其边界是确定的、明晰的,政府行使其权力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边界不够明确和清晰,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这些都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应当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强调法律权威至上,政府违反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在违反法律后不承担法律责任或者以政治责任、道义责任代替法律责任,也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  法治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的重要价值在于实现民主、保障公民权利。因此,法治政府必须是民主政府,其权力的行使要充分、真实地代表民意,成为人民意志的执行者。这一方面要求行政立法和行政决策必须民主。在重要行政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应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者向社会公布草案等方式,广泛听取有关专家、社会公众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实现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重要行政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发扬民主,行政行为看似有法可依,其实并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行政执法也必须民主。行政机关在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并给予其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  法治政府应当是透明政府。只有透明的政府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府权力依法行使,成为法治政府。这就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事项外,政府作出什么样的决策以及如何决策都要向公众公开,行政执法的依据、程序和结果都要及时公布,以方便公众监督政府是否依法行使权力。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准确、及时。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信息采取“选择性公开”,对自己有利的就公开,对自己不利的就隐瞒,这也不符合法治政府的要求。

近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 国家先后启动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2004年底,陆续开工60多个重大工程,投资总规模达8500多亿元.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诸如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和绕月探测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的科技研究的一些"高,精,尖"领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农村居民9.6%.到2006年底全国城镇居民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87亿人,1.12亿人,1.57亿人和1.02亿人;农村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374万人.到2007年6月,全国共有22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人民的总体健康水平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正在形成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各种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逐步形成. 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12月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7月1日,首部《对外贸易法》颁布.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竞争力显著增强. 利用外资为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截至200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达745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0多万个. 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8%.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许多民主党派人士担任政府职务. 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1982年全国人大全面修改宪法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制定了200多部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深入贯彻,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一大批研究成果.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认真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支持个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尊重和保护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994年到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 民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重要指导方针.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8,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邓 小 平"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7月1日和1999 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了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这是实现祖国统一迈出的历史性步伐,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反对"台独"斗争深入发展.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用立法形式表达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2005年4月至5月,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相继由台湾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 锦 涛总书记的接见,两岸关心出现重大转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提倡新安全观,主张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中国已经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指导下,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 10,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截至2007年6月,全国共产党员总数达到7336.3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360.7万个.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经济运行中一些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突出。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率持续偏高;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特别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相当突出,改革攻坚任务繁重。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物价上涨有多方面的因素: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近期的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但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直接影响国内价格上涨。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将存在,今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过快,防止通货膨胀的任务相当艰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住房、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国际上一些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些都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需要加强。我们深深感到,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一些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比较严重。

个人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应该做什么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法治成为全体公民的信仰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总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具体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意义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最近两年,中央一再强调:“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在我国改革进入新的攻坚阶段,如何判断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影响,如何把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特定背景和基本目标,应当是我们着力研究和讨论的重大课题。 一、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求最近一个时期,社会对市场化改革的争论比较多。这场争论,有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从社会层面分析,重要原因在于,伴随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凸显出来。有人认为,这些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是市场化改革的产物,把责任归之于市场化改革。我认为,这是我们今天讨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现实背景。并且,更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理性分析。 1. 当前出现的某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归因于市场化改革。伴随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出现了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失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人把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同市场化改革划等号。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一, 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本身的问题,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即在私人产品领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寄希望通过市场化改革来解决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第二, 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又同市场化改革相联系:一方面,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大多数人在基本解决温饱以后,迫切需要满足基本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有其缺陷,突出表现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失灵。 第三, 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相互补充。市场与政府分别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领域发挥作用,两者同等重要,不可相互替代。 2. 政府转型严重滞后是主要原因。现实生活中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和公共服务的不到位,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政府转型的严重滞后。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具有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某些特点,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与此同时,由于长期忽视社会发展,使基本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短缺。尤其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全社会进入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凸显。正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改革攻坚。实践证明,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如果政府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3.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政府转型。当前,我国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必须大大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就是说,在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不应当、也不需要再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而是应当适应整个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需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由此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保障。二、“十一五”时期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面对第一个突出矛盾,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面对第二个突出矛盾,应当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有效地解决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矛盾和问题,需要从财政体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公共服务体系等多方面推进改革。从这样一个基本现实出发,“十一五”时期的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以确立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1. 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公共服务分工体制。目前,我们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切实解决老百姓日益强烈的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比如说,前几日发生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假药事件,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发生可能有许多原因,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医药市场秩序混乱的因素等。但不能不说,与各级政府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严重缺失相关,而市场监管属于各级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目前,应当加快解决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划分问题,并由此建立中央对地方严格的公共服务问责制。今天,我们在讨论中央与地方行政层级的时候,不仅应当从一般的行政效率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应当从眼前最急需的公共服务方面出发来研究问题。 2.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事业机构改革。在现实情况下,我认为应不急于全面推开事业机构改革。事业机构改革,需要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需求。在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方案设计没有出台前,事业机构改革在实践中难免以“减少开支、缩减人员”为目标。若是这样,这个改革难以达到建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新目标。相反,如果能够把事业机构改革置于整个公共服务体制建设框架下统筹设计安排,这项改革就有可能取得历史性成效。 3.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从我国的情况看,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并由此导致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不到保障。目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上。就是说,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是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十一五”时期,应当逐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4. 积极稳妥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从总体上说,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不相适应,尤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十分有限,远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验证明,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中有自己的特殊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寻租行为、效率低下的弊端。面对我国全面增长和深刻变化的公共需求,政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社会性公共服务和社会事务实行全方位的直接管理,相当部分社会性和公益性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应该也可以从政府的职能中分离出来,以形成多元社会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格局。三、 应当客观地估计建立公共服务体制的重要作用1. 客观地估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对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作用。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建设和改革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二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不应当继续扮演经济建设主体的角色;三是有效地解决消极腐败的问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都需要采取措施逐一解决。我认为,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为切入点,努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对其他两方面问题的解决都会有明显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2. 客观地估计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对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作用。当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公共服务的不到位和分配的不合理。例如,这些年教育与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大大高于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并成为拉大贫富差距的因素之一。有学者估计,在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约为20%。2004年,我国名义城乡收入差距为3.2:1,若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因素考虑在内,有学者估计我国城乡的实际收入之比已达5~6倍。按照这个分析,公共服务因素在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大概在30%~40%左右。因此,未来几年在进一步解决腐败问题的同时,要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为重点解决再分配问题,缓解贫富差距,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3. 客观地估计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投资率居高不下,大概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个百分点;消费率持续下降,大概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个百分点。其中原因很多,但公共服务体制的缺失,是难以拉动国内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供给的缺失,使居民在增大储蓄的同时,对储蓄的满意度下降。从这一点来看,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强化公共服务,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明显提高消费的比例,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四、“十一五”时期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相关条件1. 改革的共识。到目前为止,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并且,改革正处于“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我理解,这一次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以调整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的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体制改革。它的实质是政府转型,重点是强化公共服务,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如果把改革攻坚阶段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同于前些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很难说它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 2. 改革的目标设置。从我国社会矛盾变化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十一五”时期,要对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基本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出总体设计。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才能够按照特定的目标来分步推进改革并取得成功。 3. 改革要有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有权威的协调机构。以强化公共服务为基本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还涉及政府部门利益和庞大的事业机构改革。因此,需要建立中央层面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构,统筹规划和统一指导改革。

我国政府的施政理念为什么要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论述,为服务型政府究竟是什么样的形态确立了四大标准和四大目标,即“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共产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我们党对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既顺应了世界公共行政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随着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和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期望越来越高。在我国,特别迫切的是,要求解决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行政审批程序烦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办事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一些官员腐败的问题。总之,只有建设服务型政府,才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2013年03月14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一改革方案,解决了一系列事关重大、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重要一步,必将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过六次规模较大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改革,正是从全局的高度,确立了机构调整的方向和所涉及的中央部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方案》在许多领域取得关键性的突破,解决了一些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强调职能转变,并从“政府—市场—社会”的大视野中,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紧密结合、同步推进。推进职能转移,着力解决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推进职能下放,着力解决国务院部门管得过多过细问题,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推进职能整合,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推诿扯皮问题,提高行政效能;推进职能加强,着力解决国务院部门抓大事管宏观不够问题,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注重完善制度机制。这“四个推进”,既强调简政放权,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也强调监管责任,该管的要管住管好,符合现代公共管理改革的大趋势,也符合中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这亟待克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以人为本的政府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早在19世纪提出来的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的观点,毛泽东曾据此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应该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我们党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政府和官员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中国要破除“全能政府”的观念,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所谓“有限政府”,即政府的管理职能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和“社会失灵”。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虽然中国逐步地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不断加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但是,政府职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发挥着强势的支配作用,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一些政府部门仍热衷于管理那些管不好也不该管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事情具有既得利益可寻。如何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事实上就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过程,要求政府实现“自身解放”。正因为如此,我们要下决心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轨道上来。需要说明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能误解为政府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不能把政府当作人民的“保姆”,不能所有的社会服务都要让政府部门提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有限服务而非无限服务;不能把政府看作是公共服务的惟一提供者,各种非政府组织、企业单位和公民个人也是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工程。改革开放过程中,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伴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伴随我国法治化进程,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改变,主要表现为政府行政管控的领域、空间被压缩,政府职权的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但是,传统的全能政府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支配着政府管理理念,使得政府管理行为在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要求相冲突。这种情况既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公正形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市场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从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角度,对政府职能的全新定位。要搞好市场经济,就要正确界定政府职能,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承认、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应当是辅助性的。相对于市场而言,政府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与交往中的职能应当是服务性的。这应当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根据。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在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服务型政府需对我国现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本土化、深度化、现代化,依照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公正、合理,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型政府应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的跨越性发展与民生工程的构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应大力支持与发展,坚持在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文化事业、产业建设;在就业问题上,服务型政府应完善就业政策,增建公共基础设施吸引就业,并增设就业补助、社会福利、社会补助,鼓励全民就业;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低保政策,增建社会补助项目,补助社会弱势群体;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必然出现的社会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等问题,服务型政府应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保障社会财富平衡,避免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的产生,维持国家经济平稳持续增长。资料来源——光明网: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12/08/nw.D110000gmrb_20131208_5-01.htm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315/c1003-20796787.htm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617/c49150-21859895.htmlhttp://www.rmlt.com.cn/2016/0701/431121.shtml

建站需求填写

采购需求填写

采购需求

采购产品: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公司名称:
补充说明:
* 验证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