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设计案例
怎样修改cookies 中的值 C#
//修改Cookie案例: protected void Button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获取客户端的Cookie对象 HttpCookie cok = Request.Cookies["MyCook"]; if (cok != null) { //修改Cookie的两种方法 cok.Values["userid"] = "alter-value"; cok.Values.Set("userid", "alter-value"); //往Cookie里加入新的内容 cok.Values.Set("newid", "newValue"); Response.AppendCookie(cok); } }
运营是什么,淘宝运营需要学习什么?
运营是要来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流量、转化率、用户粘度。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运营是解决转化率和用户粘度两个问题。关于这三点通俗的理解如下:流量:把人带到店铺来转化率:让进来的人买东西用户粘度:让买过东西的人以后还经常来买 运营人员所要做的无非就这这些:首先想办法把人带到店铺里来,然后让进来的人通过我们的活动和我们所能给他的优惠 让他留下来买我们的东东,最后就是用户体验了,让用户感觉我们店里的东西物超所值,从而客户以后还会经常来购买。 那么作为淘宝的运营人员应该具备那些技能呢? 这个问题也很难回答,因为淘宝的玩法一直在变,淘宝运营的是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 在我看来,优秀的运营人员需要具备非常庞大的知识体系,推广技巧方面,营销策划方面,交互设计方面,视觉设计方面,用户体验方面,数据分析方面,消费者形为心理学等等,当然还要懂产品。简单理解就是开淘宝店,解决淘宝店铺遇到的问题。问题就上面的那三个。做的事情是解决这几个问题的,一直有一直解决。所以并不好做。需要有大局观,对平台规则的了解和针对的技术,对产品市场的分析、营销策划能力。综合起来我们就说淘宝运营了。
网页设计的就业前景怎么样啊?
就业前景?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举得没啥好前景,首先,单从学习方面来说,难度很大或者说学习时间比较长,很多人都说很容易,其实只是学习div+css基础容易而已,后期要学精得慢慢的工作学习积累经验,做网页设计还要学习页面的设计,这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快速学好的,有天赋的话只要初步掌握行业特点就能很快的设计出页面来,没有天赋的话那就只能靠慢慢磨练,我个人就属于那种有一点点天赋但不多,主要靠自己锻炼才练好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学习中;我公司近一年多在我手下走过的人有5个,都是没什么天赋的人,很多人都是耐性不够,试用期做了好几个月都坚持不下来,设计的页面几乎没有能过关的,这几年认识的十几人中,现在就剩下两三个还在坚持这一行;学精挺不容易的,而做网页设计工资又普遍比较低,在div+css的代码部分难度不是很大,最大的难度就是设计,这个因为需要费脑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就越来越不适合继续做这行,而且做到近40岁的话还是在给人打工做设计就有点搓了!我是最多做到35岁就转行或者提前转行;从就业方面来说,是不愁找不着工作的,至少是目前来说有经验的网页设计师还是很抢手的,很多公司都招不到做设计的人,找刚毕业的又怕耽误项目,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太不靠谱了(当年我也一样),虽然人难招,但是却有一个行业现象,就算公司招不到设计,也不愿开很高的薪水,很多人都对设计这行有偏见,认为这行太简单了,设计几张图片就行的,但只要是做过这行的人都会清楚,做这职业真的是太累了,有时候比程序员都累,做出的东西人家可不关心后台程序写的咋样,人家看的首先就是页面漂亮不漂亮,在公司要先通过老板那关,然后才能给客户看,而有的公司或者单位因为职位关系,得一层一层的审核,可以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一遍一遍的修改才能通过;最后,不知道你是不是临近毕业的学生,你想做这行的话就得有心理准备,现在什么基础都没有或者基础比较差的话,那就趁毕业前赶紧勤奋学习一下div+css,如果设计创意方面不够的话,那就先暂时主攻代码部分的学习,这样找工作的时候手上的筹码能多一些;不过即使能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做设计这行刚毕业工资都会非常的低,一毕业你能拿到2500以上的话同辈的都会羡慕你;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很难涨工资,没有个两三年的工作经验,基本上很难上3000工资,我混了四年了也才混了5000多而已,而且是在同一家公司待到现在2年多通过每年的例行涨薪才到这步的,我所认识的做设计的最高也才1万5而已,普遍都是四五千,都是老手了,能拿上万的那是一家大公司的设计总监,别以为1万5很高了,他们公司其他同级职位的是他的两三倍呢,能拿五六七、七八千的都是那种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做网页设计师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需要会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如果你能忍受一两年内只有两千多的工资,那你就好好发展吧,这一两年内将决定你的事业发展,如果坚持不下来,那就趁早想想做其他行业,或者改学程序员好了,这个起步工资就比较高,刚毕业拿个3000左右不是问题,高的能拿近一万,不过那种属于老手
网页设计风格是不是越简单越好
简洁,不等于简单。这与弹琴是一个道理,你也许有能力弹得很快,但你并不需要在所有地方都弹得这么快。在很多时候,让速度慢下来反而比弹得飞快要来的更加困难。实际上,味道往往最能体现在从容自然、舒缓平淡的韵律当中。接下来进入原文作者人格;我发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Dummy System来着。简洁的Web页面设计风格是当前圈子当中的风潮之一。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将对这类风格当中的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随后,我(英文原文作者)还会向各位分享一些工作中的实战技巧。简洁风格的创意组成要素 固定宽度的页面布局结构 花时间观察一些简洁风格的网站,你会发现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有用到经过良好规划的网格布局系统。如果哪位朋友对网格布局还不大了解的话,可以设想一下,在着手进行实际的视觉设计工作之前,使用辅助线将页面划分为若干等宽的列,通过这种方式对页面结构及元素的布局进行更精准的规划。网格布局可以使设计方案当中的信息结构更加清晰,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一致性。 固定宽度的网格布局结构可以为页面带来秩序与效率。举个例子,虽然Creative Review当中的页面布局会根据内容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浏览体验却是相当连贯的,因为这些页面都是基于同一套网格布局框架进行设计的。 对于在线杂志或报纸一类需要呈现大量内容的网站来说,要打造简洁的页面设计方案则更加困难。不过英国的卫报(The Guardian)以及一些同类型的在线报纸站点倒是向我们展示了通过固定宽度的网格布局实现简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如果不使用固定宽度的布局方式来组织这些内容,几乎可以说,首页将会乱的一塌糊涂。然而,在网格布局的帮助下,模块之间的留白及层次关系都相当清晰,整个内容结构的健壮性得到了提升。 下面两篇文章(英文)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与实践网格布局的概念: ● A Brief Look at Grid-Based Layouts in Web Design ● The 960 Grid System Made Easy 也不是什么新概念了,国产好文章也蛮多,有欲求的同学可自行觅食——译者C7210注。 良好的文字排印 良好的文字排印方案往往可以对简洁风格的页面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推进作用。 对字体数量的限制是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在同一套设计方案当中运用了过多的字体,它们彼此之间就会产生视觉上的竞争与冲突,这无疑会使页面变得凌乱不堪,用户的阅读连贯性也会受到极大的破坏。 看看那些设计优秀的网站,你会发现它们通常只会用到一到两种字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的字号、字色、粗细、间距等属性来体现出内容的层次结构。 这两个站点用到的字体都不超过两种,但它们的设计方案都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字体各方面的属性特质,使得整个页面当中的信息层次非常鲜明。 除了字体以外,行间距(line-height)也是文字排印方案当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使行与行之间保持足够的空间,文字段落就能变得更加易读,当用户阅读到一行文字的末尾时,也可以很轻松的将目光转向下一行开头的位置。我们可以在样式表当中通过line-height属性对行间距进行调整。 此外,对于每一行当中的文字来说,字间距(letter-spacing)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细节问题。合理的字间距可以为文字带来更好的呼吸感。 关于文字排印,也有些不错的文章(英文)推荐一看: ● A Basic Look at Typography in Web Design ● CSS Typography: The Basics ● CSS Typography: Techniques and Best Practices ● CSS Typography: Examples and Tools 简化的配色方案 在印刷领域,设计方案所用到的颜色数量通常会受到各种现实问题的限制,譬如项目的预算只允许设计师使用两种颜色来设计海报。类似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设计师们时常会因为这些局限而感到相当的闹不住。 而Web设计领域当中却不存在这类问题,如今,多数显示设备所支持的颜色数量都庞大的不亦乐乎。从技术上讲,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打造各种花里胡哨五彩缤纷的设计方案,然而这样的实践方式显然会与简洁至上的设计目标背道而驰。很多经典的案例当中只会用到两种颜色, 即某个明度的灰色外加一种有彩色。其中的有彩色会用在最为关键的页面元素上,例如重要的链接或页头当中的交互对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极简的配色方案具有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它无疑会对简洁视觉风格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类方案还能有效的提高页面元素之间的对比度,使那些重要元素得到最大程度的突出。 另外一些成功的简洁设计方案当中,虽然用到的颜色数量会超过两种,但整体的配色风格依然趋向于保守,而且用到的颜色多数是比较中性的。 正如文字排印方式与信息传达效果之间的关联作用,配色同样不仅是选取一些好看的颜色那么简单,优秀的配色方案可以通过正确的视觉基调将网站当中的内容更加有效地呈现出来。以Notologist为例,明亮、互补的颜色搭配使得内容信息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得到了非常自然的体现,页面整体风格非常简洁直白,同时又不失活力。 一致的图片样式 如果同一个网站当中的图片(照片、插画、图表等)样式差别很大,你会觉得焦虑么?反正我会。 对于内容当中有可能包含很多图片的网站或页面来说,要落实简洁至上的设计思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通过和谐统一的样式风格将这些视觉元素呈现出来。 举例来说,IBM的智能星球运动(Smarter Planet campaign)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主题,与其相关的印刷品、插画、图表、人机互动素材等都遵从着同一套方案标准,包括几何框架、线条风格、色彩饱和度等。无论是在网站,还是在平面媒体中,相关主题的视觉表现形式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设计思路与技巧 先复杂,后简化 在页面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将各种界面元素一点点的放置在页面里。为了打造简洁的设计方案,很多设计师通常会在这种时候有所顾忌,下不去手。这会导致整个流程当中缺乏必要的探索性,而且最终的设计方案往往会让人感到苍白与空洞,而非简洁。大家多多少少应该都有所体会,如果运气好的话,探索过程中的那些happy accident往往能带来预想不到的惊艳效果。 所以,我们不妨试试先复杂,后简化的思路。在设计流程初期,不要对界面元素的数量进行刻意的限制,同时尽量多尝试一些不同的布局方案,直到需求所需的内容及功能元素全部就位,然后开始简化工作。 微调,再微调 道上的朋友们觉得我总是喜欢没完没了的折腾设计方案,我真心觉得这种评价是对我的赞扬。 在我看来,设计流程从来没有真正结束的时候,我们总是可以将方案朝着正确的方向再推进一点。说正经的,在这方面,问问那些和我合作过的设计师或实习生,他们会告诉你,跟着我干是多么苦逼的一件事儿。我估计也是,当我让他们在一些阴影的细节上修改了12次以上的时候,基本没人会觉得有意思了。 正像我们在前文当中了解到的,“简洁”是由界面布局、文字排印、配色方案、元素外观等多方面要素协同构成的综合体验效应。所以,在整个流程中,花费大量时间在每个方面的细节当中进行纠结是必需的,这能怪我么?这里增大点行间距,那里的外边距减小两像素,把边框线的颜色由#EEE改为#DDD...这样的改动听上去并不重要,但当所有这些微调共同作用在页面整体上时,细微的差别所累加起来的综合效应就会变得非常明显。 所以,微调吧,然后再微调些些。很多时候,在一个细节当中的调整还会引发另外一处的修改需求,有时甚至会对整个设计方案的方向造成影响。不怕,耐心些,简洁至上的设计目标需要我们付出的绝不会像最终成品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轻松。 大局观 我前半辈子主要是一名印刷设计师。说是印刷,其实自己做了很多打印工作,因为每天在工作当中都会反反复复地将各种稿件打印出来并钉到墙上。久而久之,几面墙上都钉满了各种视觉方案的打印稿。 在改行做Web设计之后,我果断不打印了,因为我觉得最终产品只会上上线而已,完全不会涉及到出版印刷一类的问题。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个墙面都是空空如也的。不过慢慢的我却开始怀念起过去的日子了。将项目当中的设计稿一张张的打印出来并钉到墙上,这种简单直白的组织方式其实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很明显的大局观,使我们能够站在全局的层面上对页面进行观察和评审,并有可能发现可以被简化的细节元素。 相比之下,在Photoshop或Illustrator中通过切换图层来对比视觉稿的方式就会让我们的视野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我建议各位好好利用一下纸张及墙面,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不同页面的设计方案在一致性等方面的缺陷,去除有可能影响到简洁方案的不和谐因素。